文章分類

分享文章

DuoE 於2010/12/14 下午 02:08:18發表
檢舉0  收藏0  轉寄0  支持3  當日:1  累積:6796  我要回應

鍋碗瓢的美味關係─美濃燒V.S.椰子鍋V.S.大木杓

原文發表於:DuoE的隨手記 http://ee.jaips.com,若有圖片無法顯示、內容不正確、排版混亂怪異、或要欣賞清晰原圖者,請參考原始文章(http://ee.jaips.com/2010/12/vsvs.html)。

認真當個職業婦女也差不多快兩年了,下班趕回家煮飯這件事雖然辛苦,但還是有他的樂趣存在。〝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〞,要煮飯,當然各項工具要俱全,鍋碗瓢盆自是少不了的,而這鍋碗瓢互相合作,才能成就一餐飯的美味。以往因為只有兩個人,加上住的地方已經有了不少杯盤碗筷,自然就不需買太多,免得搬家的時候累死自己。跟著老爺搬回家中,開始在自己的小空間打理三餐才發現缺了不少主婦的必備工具,才陸續添購了一些鍋具和餐具,而且總不能一直捧著碗公吃飯(因為家裡沒有一般的飯碗),把兩個人的胃給越養越大(老爺:我的啤酒肚都是給你養出來的)。

趁著年終特價檔期,檢視了一下小廚房裡缺的餐廚用具,上了HOLA敗了早就該準備的飯碗和鍋子,當然,順道也買了些配件,讓煮飯吃飯都能是一件開心的事。

看網頁看到快眼花,比較了好幾款的飯碗,最後挑上這款:美濃燒飯碗



很濃的日本風,一下就吸住哈日主婦的目光

一開始沒注意,拿到貨之後才發現碗裡也有風光,扒著米飯還可以邊賞花


小廚房的餐架上沒有可以收納飯碗的空間,所以順手帶了這個碗架

比較遺憾的,這個碗架不是不鏽鋼材質,只是一般的鍍鉻鐵料,用久了可能也會生鏽,又不能像一般層架交給老爺上個蠟,延長他的使用壽命。不過老爺答應,生鏽了再補個新的給我,吃飯總不能配著鐵鏽一塊下肚。




前一陣子做菜時,老爺也叨唸著,家裡鍋子雖然不算少,但少了個油鍋,有些食材需要先過油炸過的,目前有的尺寸都不大合用,要不就是不沾鍋拿來油炸,總是覺得鍋子洗不乾淨。咱家向來偏好不鏽鋼製品,鍋子當然要找個不鏽鋼鍋,好洗耐操,導熱性也好,所以一時手滑也把這個放進購物車了


顧名思義,這鍋......長得還真像顆椰子


老爺大力讚賞,不是因為這個鍋好,而是因為它的鍋蓋設計好!老爺說,鍋蓋的設計很特別,雖然沒有氣孔,但這樣的設計就算湯滾了也不會溢出來,搞得瓦斯爐髒兮兮。


※不鏽鋼鍋具不易沾鍋的小撇步:
我常常聽到很多人不喜歡用不鏽鋼鍋,大多都是因為煎煮的時候容易黏鍋,鍋子就變得不好清洗,所以用不沾鍋來得輕鬆點。可是若是遇上需要大火快炒菜色,不沾鍋的火氣常常不夠,炒出來的菜味道就沒有那麼可口,用不沾鍋跟不鏽鋼鍋實在是很難取捨。後來聽媽媽說,不繡鋼鍋要不沾是有撇步的........

拿到新鍋的時候,可以用洗米水或鮮奶(這是比較奢侈的用法,用過期鮮奶也可以)倒進鍋中,然後加熱煮滾,放涼後加點清潔劑清洗就可以了。媽媽說,這樣的作法一方面可說是養鍋,另一方面洗米水或鮮奶可以把新鍋中沒有清理乾淨不鏽鋼屑給洗掉,經過這到程序,以後用鍋的時候就不易黏鍋啦。再來就是,用不鏽鋼鍋煎煮的時候鍋子一定要夠熱,如果鍋子溫度不夠,放什麼下去都會黏住的(煎荷包蛋也會黏得亂七八糟)。

以上,提供給大家參考參考。

至於本次的購物清單中怎麼會多出一支大木杓,這也是有原因的.......


大家都知道一般市面上有塗層的鍋具,例如不沾鍋,大多都不能使用金屬餐具來烹調或盛用,其實還有一種鍋子也是盡量能夠不要使用金屬餐具直接去舀盛,就是家中電子鍋的內鍋。

科技越來越進步,電子鍋使用的內鍋材質當然也就越好,只是很多人不知道,內鍋在製作過程中加減都還有使用到塗層的工法,若是使用金屬餐具或是直接用內鍋洗米,就很容易刮傷鍋子的表面。家裡的新鍋剛進時沒有木製的餐具,只能很小心的用金屬湯杓去舀湯或舀粥,一兩次下來發現鍋底出現了一些細細的刮痕,雖然不到掉漆的程度,但美美的鍋子刮傷了總是會有些心疼,所以這次在HOLA買東西時,順道也拎了把大木杓,這樣就在也不擔心把鍋子刮花了。

商品介紹:
1. 美濃燒飯碗B062-3 NT$99
材質:陶瓷
2. 圓形開口碗架 NT$299
材質:鍍鉻
3. COCONUT椰型湯鍋單把16CM NT$799
材質:不鏽鋼
4. 家鄉大木杓 NT$149

原文發表於:DuoE的隨手記 http://ee.jaips.com,若有圖片無法顯示、內容不正確、排版混亂怪異、或要欣賞清晰原圖者,請參考原始文章(http://ee.jaips.com/2010/12/vsvs.html)。

  分享  

檢舉0  收藏0  轉寄0  支持3 

相關商品

我要回應